高血壓可以吃的水果有哪些?營養師團隊教你這樣挑

高血壓可以吃的水果有哪些?建議多攝取含有鉀、鎂、茄紅素的水果

多數人一聽到「高血壓」,第一個反應是:我是不是該吃得清淡一點?其實,除了控制鹽分的攝取,透過水果攝取關鍵營養素對血壓也很關鍵!此篇將分享高血壓可以吃的水果清單,也會把禁食水果名單、用藥族群吃水果的注意事項都整理好,即使有高血壓也能放心吃水果、營養補充到位。

降血壓水果營養包含哪些?5 種成分協助穩定血壓

「高血壓可以吃的水果」通常具備幾個共通點——含鉀、鎂、可溶性纖維與多酚/類黃酮(含花青素、茄紅素)。這些成分能幫助排鈉、放鬆血管、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對血壓有溫和、長期的穩定作用(不是立即降壓)。以下就來說明這些營養成分,會帶給高血壓族群哪些幫助:

1.鉀(Potassium)

當飲食中的鉀夠、鈉相對少時,腎臟更容易把多餘的鈉排出去,血管也比較放鬆,收縮壓與舒張壓就有機會往理想方向調整。根據系統性綜合觀察,增加鉀的攝取可降低高血壓族群的血壓,長期也與較低的中風風險相關,在飲食攝取上,香蕉、番茄、奇異果、酪梨等都是常見的鉀來源。

要注意的是,正在使用 ACEI/ARB 保鉀利尿劑(如 spironolactone)等血壓藥,或腎功能不全者,易有高血鉀風險,鉀攝取需個別評估並監測血鉀。

2.鎂(Magnesium)

鎂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縮有關,適量的鎂有助血管放鬆。多篇隨機對照試驗的統合分析顯示,補充鎂能讓收縮壓、舒張壓小幅度舒緩。建議可以堅果種子、全穀與部分水果來補充鎂。

3.水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

水溶性纖維能延緩醣與脂質的吸收、餵養腸道菌相,對血壓與代謝風險有加分效果。近年的研究指出,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對血壓具有溫和而一致的改善。

4.多酚/類黃酮與花青素

像藍莓、草莓、覆盆子富含花青素,研究顯示有助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部分試驗看到舒張壓小幅下降,但結果受族群與劑量影響,不是吃一兩次就會「有感」。把它們當成日常飲食的多樣化選項,才是正確食用方式。

5.茄紅素(番茄)

茄紅素的補充在高血壓族群身上,對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有顯著下降,不過並非所有番茄製品或單獨茄紅素補充都能複製相同效果。建議以番茄為底的料理(沙拉、湯、燉菜)作為日常來源,比追求單一高劑量補充更為穩健。

快速降血壓水果有哪些?7 種含鉀水果一次看

透過前面的說明,可以得知鉀對血壓調節的效果較明顯,那麼,哪些水果的鉀含量較高呢?現在就來看看富含鉀的水果有哪些:

 

水果名稱 鉀含量 其他重要成分 說明 食用重點
番茄 269mg(小蕃茄) 茄紅素 番茄萃取對收縮壓有下降效果。 建議熟食使用,茄紅素是脂溶性與橄欖油搭配有助吸收。
香蕉 368mg 鉀有助排鈉、支持血管放鬆,長期有利穩定血壓。 一次 1 根以內;CKD/ACEI/ARB/保鉀利尿劑族群須評估總鉀量。
奇異果 290mg 維生素 C、水溶性纖維 補鉀與抗氧化、纖維兼具,適合當點心。 1~2 顆/天;腎功能不全者留意鉀攝取量。
芭樂 146mg 維生素 C、纖維 在地選擇、含纖維與抗氧化物,有助於代謝。 建議帶籽帶皮(若可接受)增加纖維,腎臟病患需評估鉀攝取量。
酪梨 190mg 單元不飽和脂肪 富鉀且含「好油脂」,友善心血管。 熱量高,份量建議一天最多半顆。
釋迦 390mg 維生素 C 補鉀但糖分高,血糖控制差者不宜多。 以小份量為原則;CKD/特定用藥者評估鉀。
鳳梨 162mg 維生素 C、錳 口味清爽、高水分含量。 以原態取代罐頭糖水。

 

穩定血壓水果有哪些? 6 種降血壓水果介紹

除了前面介紹的含鉀降血壓水果,以下介紹的 6 種水果,也可以讓你加強補充血壓友善營養素:

名稱 關鍵成分 說明 食用重點
莓果(藍莓/草莓/覆盆子) 花青素、多酚 研究顯示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對血壓多為小幅助益。 一次一小碗,建議可與優格、燕麥搭配。
蘋果 水溶性纖維(果膠) 纖維有助血壓與代謝風險的整體管理。 連皮吃增加纖維,建議以整顆取代果汁。
水溶性纖維 與蘋果類似,屬於高纖、含水量高的清爽選擇。 1 份約拳頭大,建議以整顆取代果汁。
柑橘(柳橙/檸檬) 維生素 C、黃酮類 抗氧化、清爽解膩;適合做為日常補充。 柑橘、柳橙可吃整瓣。

平時也可以在水裡加檸檬片取代含糖飲料。

葡萄柚 黃酮類 與多種藥物交互作用(含部分鈣離子阻斷劑),可能導致低血壓或心悸。 有在服用藥物者,建議食用葡萄柚/葡萄柚汁前向醫師確認是會有交互作用。
西瓜 瓜氨酸(citrulline) 系統性文獻分析顯示對收縮壓與舒張壓有小幅下降。 以切片或小碗為單位;糖尿病患控量。

降血壓水果怎麼吃?一天建議份量與吃法說明

建議每天食用 2 份高血壓可以吃的水果

前文介紹了如何挑選優質水果,但真正吃得健康,重點不只在挑水果,更在於「每天吃多少」與「怎麼吃」。以下整理 3 個重點原則,幫你掌握正確的水果攝取方式。

1.每天 2 份剛剛好

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攝取 2 份水果,大約等於 2 個拳頭大的整顆水果(或約 1.5~2 碗切塊)。「一份」可簡單記成約 1 個拳頭大(約 100 克),這個份量既能把鉀、纖維、多酚吃到位,又不容易過量。

2.以原型水果為主

建議直接吃原型水果,不要用果汁替代。因為 250 ml 的純果汁糖量約等於 2 份水果,容易一杯就超標,也會造成血糖波動。相較之下,吃整顆水果能同時獲得纖維與飽足感,更能控制攝取量。

3.分時段攝取

把 2 份水果分散在不同時段最實用,例如上午 1 份、下午 1 份;或把水果當作餐後的「點心」,搭配優格、堅果或原味豆漿,以延緩吸收、增加飽足感(但仍要留意總熱量)。

以下一日菜單由正欣診所營養師團隊設計,不僅可以把鉀、可溶性纖維與多酚吃到位,也能長期穩定血壓。若你正使用 ACEI/ARB/保鉀利尿劑,或有腎功能問題,請先與醫師、營養師討論後再依個人狀況微調:

時段 內容 水果(份量/份數) 重點備註
早餐 全麥吐司+里肌肉+蛋 1 顆 奇異果 1 顆(1 份) 先把 1 份水果放在早餐
午餐 自助餐便當,選擇 2 份青菜,半碗飯,不淋醬汁。 芭樂半顆(約 1 份) 控鈉最重要:少醬汁、少湯汁
下午 無糖茶+一小把原味堅果(可省略) 堅果食用記得留意熱量攝取。
晚餐 番茄豆腐湯+燙青菜+糙米飯。

高血壓不能吃的水果有哪些?3 種用藥、腎功能情形需留意

許多高血壓患者擔心「哪些水果不能吃」,其實除了少數藥物交互作用外,水果本身並沒有「絕對禁止」的種類。依循 DASH 飲食原則(多蔬果、低鈉、原型食物),水果是被鼓勵攝取的關鍵食物。真正要注意的,是與藥物、腎功能以及血糖控制的相關細節。

1.服用降壓藥者:避免葡萄柚與其果汁

葡萄柚會抑制腸道 CYP3A4 代謝,會使部分鈣離子阻斷劑(如 felodipine)的血中濃度提高,引發頭暈、心悸或低血壓等副作用,其影響可能持續 24 小時以上。若你的藥單包含相關藥物,建議避免葡萄柚/葡萄柚汁,改選柳橙、橘子等不會影響藥物代謝的柑橘種類更為安全。

2.腎功能不全或使用 ACEI/ARB/保鉀利尿劑者:注意高鉀水果攝取

鉀有助穩定血壓,但腎臟排鉀能力下降(慢性腎臟病)或使用會升高血鉀的藥物(ACEI、ARB、保鉀利尿劑)時,就可能出現高血鉀風險。此時需評估總鉀攝取,包括香蕉、酪梨、奇異果等高鉀水果的份量,改以低鉀水果替代,並定期驗血。建議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依個人狀況調整攝取量。

3.合併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掌握「原型水果+份量」原則

糖尿病並不代表不能吃水果,而是要控制份量與型態。建議選擇原型水果、不喝果汁,每次以約 1 份為原則,並計入總糖攝取中,維持穩定血糖與營養均衡。

高血壓不用戒水果!正欣診所用客製菜單、EECP 療程幫你調理血壓問題

高血壓還是可以吃水果,重點在於要把水果吃對、吃巧。若還是不確定怎麼搭配,正欣診所的營養師團隊可以依你的生活作息、藥物清單與檢驗數據,客製化調整一日菜單,讓飲食做到可行、可持續。

若您想更進一步調整血壓問題,正欣診所也提供非侵入性的 EECP 體外反搏療程,經由對血管加壓、釋放的原理,協助調理血液流動與循環情形。結合針對高血壓的菜單設計,雙管齊下照護心血管健康。想對高血壓調理、EECP 等療程有更深入瞭解,現在就向正欣診所預約諮詢,讓專業團隊根據您的狀況,量身打造穩定血壓方案。

延伸閱讀:
血壓長期控制不佳?醫師解讀「為什麼吃血壓藥血壓還是降不下來」的真相

正常血壓是多少?如何降低高血壓?一篇帶你認識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