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聽過「瘦瘦筆」?這款藥物背後的核心成分為腸泌素(Incretin)。腸泌素是由腸道自然分泌的荷爾蒙,對人體的血糖調控、食慾管理、脂肪代謝都扮演著關鍵角色。近年來,醫學界發現其應用不只侷限於糖尿病,更與體重調節、代謝健康密切相關。本文將介紹腸泌素的功能、與胰島素的差異、對人體器官的影響,以及如何自然提升腸泌素分泌。如果你也關心減重效率、血糖穩定或整體代謝力,現在就一起來了解吧。
腸泌素是如何發現的?從歷史起源與應用發展認識腸泌素
「腸泌素」一詞最早出現在 20 世紀初,當時科學家發現進食後人體的胰島素分泌反應,不僅受到血糖濃度影響,還可能因為腸道同時釋放某些荷爾蒙,進而增強胰島素反應,這些荷爾蒙後來被統稱為「腸泌素」。目前已知的腸泌素主要包括能幫助促進胰島素分泌、延緩胃排空、降低升糖素濃度、增加飽足感等,具多重代謝調節功能的 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以及能刺激胰島素釋放的 GIP(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
隨著對 GLP-1 的深入研究,醫學界逐漸將其視為代謝健康的關鍵調節因子,這也促成了 GLP-1 受體促效劑(GLP-1 RAs) 類的藥物發展。這類藥物模擬 GLP-1 的受體作用,但具有更長效、更穩定的藥理特性,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第二型糖尿病與肥胖治療。
腸泌素的角色,從早期所謂「消化荷爾蒙」的輔助功能,逐步提升為調控食慾、血糖與脂肪代謝的核心荷爾蒙之一,並成為現代代謝醫學中的研究重點。
腸泌素是什麼?GLP-1 與 GIP 的成分與生理作用說明
由上段提及內容可知,腸泌素是一種在進食後,由小腸釋放、能增強胰島素反應的荷爾蒙。它們並非單一荷爾蒙,而是一群具共同作用特性的腸道訊號分子,接下來我們將針對最具代表性的 2 種腸泌素進一步說明:
1. GLP-1
- 分泌位置:小腸與大腸的 L 細胞。
- 主要作用:刺激胰島素分泌(需血糖升高時才啟動)、抑制升糖素分泌、延緩胃排空、調控大腦食慾中樞,以及增加飽足感。
2. GIP
- 分泌位置:十二指腸與空腸的 K 細胞。
- 主要作用:促進胰島素分泌(特別是在攝入碳水化合物後)。可能對脂肪代謝有額外影響,但在肥胖與糖尿病個體中,效果會明顯下降。
腸泌素的功能並不只局限在「提升胰島素分泌」,它們在整個消化與代謝過程中,發揮了高度整合的調節作用,從促進腸胃蠕動到提供大腦飽足訊號,都直接的參與作用,是整體消化與代謝調節的重要關鍵。
腸泌素功能有哪些?從大腦到肌肉的代謝調節機制解析
腸泌素的生理作用,遠超過單一荷爾蒙的效果。它們會在進食後會啟動一系列跨器官的代謝反應,進而促進身體有效地利用食物熱量,並調節血糖與食慾。以下為腸泌素在不同器官的主要功能:
1.大腦(中樞神經系統)
腸泌素中的 GLP-1 能穿越血腦障壁,直接作用於下視丘與腦幹等區域,參與食慾與情緒的調節機制。具體表現如下:
- 增強飽足感、減少進食慾望
- 間接影響情緒與動機,有助控制暴食傾向
2.胰臟
腸泌素能直接作用於胰臟中的 β 與 α 細胞,協助身體更有效地調節血糖:
- 刺激胰島 β 細胞分泌胰島素(在血糖升高情況下)
- 抑制 α 細胞釋放升糖素,防止血糖過度波動
- 增強胰島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度
3.肝臟
腸泌素雖不會直接作用在肝臟,但能間接幫助以下狀況:
- 透過胰島素與升糖素調節,間接降低肝臟的糖質新生速率
- 幫助穩定空腹與餐後血糖濃度
4.腸胃道
腸泌素能減緩消化速率,進而調整血糖濃度上升曲線並維持飽足感:
- 延緩胃排空速度,趨緩碳水攝取後的血糖上升速度
- 增加餐後飽足感的持久度,延長空腹時間
- 可降低餐後胰島素的劇烈波動,改善代謝效率
5.骨骼肌與周邊組織(潛在作用)
根據研究指出,腸泌素也可能透過間接機制,改善骨骼肌與周邊組織的代謝狀態:
- 初步研究顯示 GLP-1 可能透過胰島素增敏效應,間接改善肌肉組織的葡萄糖利用率
- 可能促進能量消耗,有助於整體代謝平衡,但仍需更多實證支持
透過以上這些器官的調節效應可知,腸泌素已不再只是「餐後胰島素的放大器」,而是整合神經、內分泌與代謝系統的關鍵。因此,腸泌素也成為了現代減重與代謝療程中的核心策略之一。
腸泌素 vs 胰島素:兩者的功能與應用的差異比較
雖然腸泌素與胰島素都參與了血糖調節,但在生理機制與作用時機上卻是截然不同。下表整理了兩者的核心差異,幫助你快速掌握:
項目 | 腸泌素(GLP-1/GIP) | 胰島素 |
分泌來源 | 腸道(GLP-1:L 細胞;GIP:K 細胞) | 胰臟 β 細胞 |
啟動時機 | 進食後腸道受到營養刺激 | 血糖上升時 |
主要作用 |
|
|
作用方式 | 調節胰島功能、間接控制血糖 | 直接降低血糖 |
藥物用途 | GLP-1 類似物:第二型糖尿病、減重治療 | 胰島素注射:第一型與進展型第二型糖尿病 |
副作用風險 | 食慾降低、噁心、腸胃不適 | 低血糖、體重可能增加 |
如何增加腸泌素?自然促進代謝健康的生活與飲食策略
雖然可以透過 GLP-1 類藥物提升腸泌素作用,但其實人體也具備著一定的潛力,能自然促進「內生性腸泌素」的分泌,這更有助於建立長期且穩定的代謝反應。以下與你分享幫助身體自然釋放腸泌素的4種方法:
- 選擇高纖維、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
食物在腸道中停留時間越長,越有機會刺激 L 細胞釋放 GLP-1,像是蔬菜、全穀、豆類、堅果等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均能有效延緩胃排空並延長腸道刺激時間。 - 避免精緻糖與過度飽食
過多的糖分攝取不僅會抑制腸泌素分泌,還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反而破壞整體代謝回饋。穩定進食節奏,且秉持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是促進腸道內分泌穩定的關鍵。 - 維持腸道菌叢健康
腸道微生物群會影響 L 細胞的活性。攝取含益生菌與益生元的食物(如發酵食品、洋蔥、大蒜、菊苣等),有助於提升腸泌素分泌潛力。 - 結合有氧與阻力運動
穩定的運動習慣不僅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也被發現能刺激腸道荷爾蒙的正常分泌。適度運動後的進食反應,能更有效刺激腸泌素釋放。
如何有效找回自信苗窕的自己?透過科學化方法,讓減重更輕鬆
如果你正努力控制飲食、規律運動,卻仍覺得代謝遲鈍、體重停滯不前,那麼問題很可能不在意志力,而是體內的調節系統並沒有被正確啟動。在正欣診所的科學化減重計畫中,我們整合腸泌素的代謝機制,設計出以下調整策略:
- 由專業營養師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
針對你目前的生活作息與進食習慣,重新調整時間與內容,讓身體回到「節律一致、荷爾蒙穩定」的代謝狀態。 - 透過營養素補充,重啟代謝反應
根據個人營養狀況與代謝評估結果補充特定營養素,有助於穩定血糖,並促進能量轉換效率。 - 建立一對多的支持社群,讓行動更有力
減重不能只是一個人的戰爭,透過群組式的管理方式,能讓你在每個關鍵環節都能獲得指引與陪伴。 - 客製化減脂方案,依據個人體質設計
從血糖波動、荷爾蒙反應到體脂分析全面監測,針對個人真正的卡點量身設計,而非僅提供制式化流程。 - 必要時,搭配醫療方案提升效率
減重過程中,會在專業評估與安全監控之下,針對特定族群適度搭配代謝調理的醫療策略,穩健而科學地加速效果。
透過以上策略進行完整的科學化減重計畫,不僅是為了減少體重數字,更是讓你的身體從根本學會「如何高效燃脂、如何自然控制食慾」,幫你重拾健康與自信。
正欣診所|掌握腸泌素功能讓代謝重新啟動,健康減重不費力
看完以上介紹,相信你已經對腸泌素有更多的認識。想要有效重拾輕盈的身材、調整身體的代謝功能,如何掌握體內荷爾蒙與代謝功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減重不該只是意志力的堅持,更可以是一場「了解身體密碼」的旅程。正欣診所的 SLIM 科學輕盈術,結合傳統醫學與功能醫學的抽血分析,深入檢視腸泌素、荷爾蒙、脂蛋白與抗氧化維生素等關鍵代謝指標,再搭配基因檢測,解讀天生的新陳代謝、內分泌調節與脂肪儲存狀況,並由專業團隊量身打造的個人化輕盈方案,根據身體的數據進行追蹤與調整,提供專屬飲食與運動建議,讓你在安心舒服無壓力的過程中,逐步回到理想體態,重拾健康與自信。現在就立即預約專人諮詢,踏出健康的第一步,一起找出最適合你的瘦身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