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泌素藥物就是瘦瘦針嗎?用途為何?瘦瘦針種類、應用全解析

腸泌素藥物主要分為口服類及針劑類

近年來,腸泌素藥物因其調節食慾與血糖的特性,逐漸走入瘦身話題中,但它究竟是什麼?與一般俗稱的「瘦瘦針」有何關聯?本文將從醫學起源談起,帶你認識不同腸泌素藥物的作用特性,並深入比較市面上常見的瘦瘦針種類,以及新一代雙重腸泌素受體促效劑「猛健樂(Mounjaro)」。讓你在閱讀完後,不只更了解這類藥物的作用機轉,也能更清楚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體重管理策略。

 

腸泌素藥物是什麼?與瘦瘦針的關係完整解析

腸泌素是一種由腸道分泌的荷爾蒙,包括 GIP(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 與 GLP-1(類升糖素樣胜肽-1),這兩者會在進食後由腸道分泌,促進胰島 β 細胞分泌胰島素、抑制升糖素(Glucagon)釋放,協助降低餐後血糖。而腸泌素藥物(Incretin-based therapy)最初的研發目的並非用於體重管理,而是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設計,主要用來幫助血糖控制。

GLP-1 腸泌素藥物的起源與發展

1964 年,研究團隊(Elrick 等人)發現了「腸泌素效應」(Incretin Effect):在相同血糖濃度下,口服葡萄糖所引發的胰島素反應遠高於靜脈注射,顯示腸道荷爾蒙在血糖調控中具有關鍵作用。到了 1973 年,科學家從豬小腸分離並定序出 GIP,確認其可在血糖升高時促進胰島素分泌。而後,隨著 1980 年代哺乳類 proglucagon 基因被定序,也揭示了 GLP-1 為另一種主要腸泌素,除了促進胰島素分泌外,也能抑制升糖素分泌、延緩胃排空並增加飽足感。

然而,天然 GLP-1 在體內的半衰期僅約 1.5~2 分鐘,就會被雙基胜肽酶-4(DPP-4)迅速切割失活,限制了臨床應用。直到研究人員在希拉毒蜥(Gila monster)唾液中發現具 GLP-1 受體活性的胜肽(Exendin-4),並據此研發出第一代 GLP-1 受體促效劑 Exenatide,才突破了藥物穩定性與作用時間不足的問題。在經歷分子修飾與劑型改良後,現今已發展出口服與每週注射等長效製劑,並拓展至體重控制與代謝改善領域,成為糖尿病合併肥胖患者的重要治療選項。

腸泌素藥物的原始用途

在了解腸泌素的作用後,科學家將其發展為臨床藥物,最早應用於第二型糖尿病治療。此類藥物可依血糖濃度調節胰島素與升糖素,幫助穩定血糖、減少餐後血糖波動與降低糖化血色素(HbA1c)。

臨床研究顯示,GLP-1 類藥物平均可降低 HbA1c 約 1.5%,並具有保護胰島 β 細胞功能、延緩病程惡化的潛力。此外,在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患者中,GLP-1 類藥物可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包括心肌梗塞與中風,因此在多國指引中被列為優先考慮的治療選項。

 

腸泌素藥物的衍生應用

根據長期隨機試驗結果顯示,腸泌素相關藥物除了能穩定血糖外,對體重與整體心血管代謝健康也帶來明顯幫助,這也是瘦瘦針興起的原因之一。以下針對臨床應用的3大方向進一步說明:

1.體重控制

在 STEP-1 研究中,GLP-1 類藥物 Semaglutide(每週 2.4 mg)合併生活型態介入,可達平均約 15% 的體重下降(68 週);而在 SURMOUNT-1 研究中,雙重 GIP/GLP-1 促效劑 Tirzepatide 則可達到約 15%~20% 的降幅(72 週),效果更為突出。

2.血壓與血脂

GLP-1 類藥物可帶來輕度收縮壓下降的影響,血脂改善則多屬於減重帶來的間接效應。在肝臟代謝的部分,GLP-1 已於 2 期 NASH 試驗與 2025 年 3 期 MASH 研究中,證實能改善脂肪肝與發炎指標,且已有組織學與影像學的實證。

3.心血管保護

GLP-1 類藥物在多項大型心血管結局試驗(CVOT)中,證實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MACE);近期 SELECT 研究更進一步顯示,Semaglutide 2.4 mg 在非糖尿病、已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且合併肥胖的族群中,同樣能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腸泌素藥物有哪些?瘦瘦針種類+口服類型完整介紹

腸泌素藥物主要分為口服與針劑 2 大類型,多屬於 GLP-1 類藥物,部分藥物也被核准用於體重管理。常見藥物如下:

1.瑞倍適(Rybelsus)

為全球首款口服 GLP-1 受體促效劑,每日一次,主要原用於第二型糖尿病控糖;也可用於控制食慾與體重減輕。須空腹服用並避免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對於不願打針者是不錯的選項。

2.猛健樂(Mounjaro)

成分為 Tirzepatide,屬於雙效 GIP/GLP-1,每週一針。兼顧降糖與減重效果,臨床平均降幅表現不錯。常見副作用為腸胃不適,若需合併其他降糖藥,須經過醫師評估調整。

3.善纖達(Saxenda)

成分為 Liraglutide,每日一針;核准用於肥胖或過重合併慢性病。可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並採階梯式加量以減少噁心與脹氣。建議搭配飲食運動,使體重下降更穩定,但須每日注射容易降低使用者意願。

4.週纖達(Wegovy)

高劑量 Semaglutide,每週一針,專用於慢性體重管理。臨床可見明顯的體重下降與代謝改善。起始與加量期易噁心、脹氣,依醫囑緩步調整較安全。

5.胰妥讚(Ozempic)

成分為 Semaglutide,每週一針,主用於第二型糖尿病,具心血管保護證據。與 Wegovy 成分相同但劑量不同,依適應症與目標選用。

6.易週糖(Trulicity)

成分為 Dulaglutide,每週一針,固定劑量筆型,使用簡便。主要作用為控糖並降低部分心血管風險。首次與加量期可能腸胃不適,需持續追蹤。

下表整理了 6 類腸泌素藥物的成分、劑型、適應症、使用頻率及特色比較表格,幫助大家清楚掌握不同藥物的作用特性:

藥品名稱 成分 劑型 主要適應症 使用頻率 特色
瑞倍適(Rybelsus) Semaglutide(GLP-1受體促效劑) 口服 第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每日服用一次 全球首款口服 GLP-1 藥物,適合不想使用針劑者
猛健樂(Mounjaro) Tirzepatide

(GLP-1/GIP 雙重受體促效劑)

針劑 第二型糖尿病、體重控制 僅需每週注射一次 雙重作用機轉,體重下降效果佳
善纖達(Saxenda) Liraglutide

(GLP-1 受體促效劑)

針劑 成人慢性體重管理

(BMI≥30 或 ≥27 合併慢性病)

需每日注射 第一款獲 FDA 核准專門用於減重的 GLP-1 藥物
週纖達(Wegovy) Semaglutide

(GLP-1 受體促效劑)

針劑 慢性體重管理

(BMI≥30 或 ≥27 合併慢性病)

僅需每週注射一次 FDA 首個高劑量 GLP-1 專門核准減重的藥物,體重下降效果較佳
胰妥讚(Ozempic) Semaglutide

(GLP-1 受體促效劑)

針劑 第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僅需每週注射一次 與 Wegovy 成分相同,劑量較低,主要用於糖尿病治療
易週糖(Trulicity) Dulaglutide

(GLP-1 受體促效劑)

針劑 第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僅需每週注射一次 固定劑量設計,操作簡單方便

以上藥物皆為處方藥,需經專科醫師評估後使用,並搭配飲食與生活型態調整。FDA及衛福部核准情況如下:

  • FDA 核准情況:Saxenda、Ozempic、Trulicity、Rybelsus、Mounjaro、Wegovy 均核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其中 Saxenda 及 Wegovy 額外核准用於體重管理,Mounjaro 則在部分國家核准擴大適應症至體重管理。
  • 台灣衛福部核准情況:Mounjaro 核准用於成人肥胖治療及第二型糖尿病;Ozempic、Trulicity、Rybelsus 核准用於第二型糖尿病;Wegovy、Saxenda 核准肥胖與過重之體重控制。

 

猛健樂(Mounjaro)是瘦瘦針種類之一

猛健樂(Mounjaro)臨床特色與最新核准狀況

Mounjaro 為全球首個 GIPGLP-1 雙重受體促效劑,臨床上同時兼具降血糖與減重雙重效果。以下以表格整理說明其主要特色:

特色 說明
雙重促效機轉 同時活化 GIP 與 GLP-1 受體,增加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並延緩胃排空、提升飽足感,達成降糖與減重雙效;臨床上常見的胃腸道不適與此藥理機轉相關。
官方核准適應症 第二型糖尿病控制、成人肥胖或過重體重管理。
減重成效 肥胖族群(無糖尿病)的 3 期試驗 SURMOUNT-1:72 週平均體重下降幅度約 15%~20%(視劑量而定)。2025 年 NEJM 頭對頭試驗(Tirzepatide vs. Semaglutide 2.4 mg):72 週平均減少 20.2% 體重,優於對照組。
血糖控制 在第二型糖尿病族群,Tirzepatide 對 HbA1c 與體重均有顯著改善。
心血管保護 研究顯示可進一步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整體死亡率。
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 最常見為胃腸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瀉、便秘、腹脹),多出現在起始與劑量上調期,之後通常會緩解。

在臨床應用上,Mounjaro 於 2022 年獲美國 FDA 核准用於第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同一成分的 Zepbound 於 2023 年獲 FDA 核准作為慢性體重管理用藥,並在 2024 年底進一步核准用於肥胖合併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台灣方面,TFDA 已核准 Tirzepatide 作為第二型糖尿病之處方藥;2024 年對 GLP-1 類藥品之風險溝通文件中亦載明「第二型糖尿病、體重控制」屬該類藥品的核准適應症範圍,但附件當時列示的 Tirzepatide 仍以「第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為主(2024/08 版本)。2025 年 6 月 30 日 TFDA 也已經新增公告 Mounjaro 增列體重控制適應症。

 

腸泌素藥物常見副作用與注意事項說明

腸泌素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胃腸道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便秘與腹部不適;多半發生在起始與劑量上調階段,之後通常會漸漸緩解。部分患者也會出現食慾下降或消化不良,屬於藥理作用所致。然而,若出現以下情況仍需提高警覺:

  • 急性胰臟炎與急性膽囊疾病(膽結石/膽囊炎):臨床試驗與藥品仿單均有通報,若合併上腹痛、持續嘔吐時應立即停藥評估;長期與高劑量使用時,膽道相關事件的風險可能會上升。
  • 腎功能惡化/急性腎損傷:多與嚴重嘔吐、腹瀉造成的脫水有關,用藥初期與劑量調整時需留意體液狀態與腎功能。
  • 視網膜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在第二型糖尿病的前瞻性試驗中,Semaglutide 曾觀察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事件增加的訊號,尤其是原本已有嚴重病變的患者或血糖快速改善者,需加強眼底追蹤。
  • 低血糖:單用 GLP-1 類藥物少見,但與胰島素或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併用時風險上升,常需預先下修同用藥劑量。
  • 延遲胃排空與麻醉風險:此類藥物會延緩胃排空;擬行鎮靜/麻醉之檢查或手術,應事前與麻醉科討論停藥或飲食調整策略,以降低吸入性肺炎風險。

 

正欣診所一站式整合體重管理|完整評估、整合治療、安全監測

腸泌素藥物與相關治療雖然在臨床研究中證實能有效控制體重與改善代謝健康,但安全性與個人差異仍需專業醫師評估。正欣診所提供完整的臨床評估、跨領域整合治療以及安全監測 3 大特色,讓每位個案在專業指導下達到理想成效:

  1. 完整臨床評估機制
    正欣診所會透過基礎健康檢查與醫師問診,評估貴賓是否適合使用 GLP‑1/GIP 類藥物,並排除腸胃疾病、家族癌症史、胰腺病變等潛在風險,確保用藥安全。
  2. 跨領域配合治療策略
    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結合營養師飲食管理定期追蹤血糖與體重變化,另外可搭配血液淨化等療程,形成科學化、個人化且持續的體重管理方案。
  3. 安全與療效並重
    正欣診所擁有專業醫療團隊,全程監測每位個案,能及時處理副作用、調整劑量,避免盲目追求速度而犧牲健康。

正欣診所是專精於心血管保養的預防醫學診所,主打「一站式醫療保養」體驗,涵蓋個人化健康評估、精準檢查(基因、抽血、血管硬化、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與跨專業諮詢服務,由護理師專人整合資料、醫師團隊(包括心臟科、預防醫學)診斷,並搭配營養師設計療程。有別於單純體重管理中心,另有提供 SLIM 科學輕盈術、血液淨化、靜脈雷射、氫氧療程等多元健康方案,適合代謝症候群循環改善等慢性問題的輔助治療,是兼顧療效與安全的優質健康機構。

 

引用文獻:

Davies, M., Faerch, L., Jeppesen, O. K., Pakseresht, A., Pedersen, S. D., Perreault, L., Rosenstock, J., Shimomura, I., Viljoen, A., Wadden, T. A., Lingvay, I., & Wilding, J. P. H. (2021). Semaglutide 2.4 mg once a week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STEP 1):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4(11), 989–1002.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032183

Jastreboff, A. M., Aronne, L. J., Ahmad, N. N., Wharton, S., Connery, L., Alves, B., Kiyosue, A., Zhang, S., Liu, B., Bunck, M. C., Stefanski, A., & Johnson, S. (2022). Tirzepatide once weekly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7(3), 205–216.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206038

Wilding, J. P. H., Batterham, R. L., Calanna, S., Davies, M., Van Gaal, L. F., Lingvay, I., McGowan, B. M., Rosenstock, J., Tran, M. T., Wadden, T. A., Wharton, S., Yokote, K., Zeuthen, N., Kushner, R. F., & STEP 1 Study Group. (2021). 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4(11), 989–1002.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032183

Neeland, I. J., Eliasson, B., Kasai, T., Marx, N., Zinman, B., & Inzucchi, S. E. (2022). Clinical outcomes with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establish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sights from CVOTs. Circulation, 145(9), 637–649.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21.057326

Wilding, J. P. H., & Batterham, R. L. (2023). Obesity treatment with GLP-1 receptor agonists and dual GIP/GLP-1 receptor agonists: Clinical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19(1), 17–32. https://doi.org/10.1038/s41574-022-00785-4

 

延伸閱讀:

GLP-1腸泌素是什麼?腸泌素功能及與胰島素的差異整理

瘦瘦針是什麼?成分、原理、副作用與使用族群一次說明